2024年06月04日
第04版:民生

特邀调解员“见缝插针”

两小时化解拉锯近两年的纠纷

□ 河北法治报记者 鲍娜军

通讯员 穆晶玉 李若晨

“感谢两位特邀调解员,仅用两个小时,就把困扰我们两年的烦心事儿解决了!”今年5月20日,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法院上寨乡法官工作站,在特邀调解员张存荣和张满群的主持下,一起拉锯近2年的劳务合同纠纷被实质性化解。

2022年3月,董某雇佣张某作为大车司机,从事运输工作,并约定工资为每月8000元。同年8月、9月间,董某以张某有过错为由,拒绝足额支付张某工资,从而产生纠纷。张某多次催要无果后,诉至法院,要求董某给付所扣工资9100元。

2024年4月30日,特邀调解员张存荣、张满群接手该案后,积极组织双方到工作站“面对面”沟通协商。但因双方当事人从事运输工作,接连几次电话预约都未成功。两位特邀调解员决定调整“战术”,先分别通过电话询问双方当事人案件经过和基本意见,从而厘清事实。在电话中,张某委屈地说:“约定好的工资,不能无缘无故克扣。” 董某则愤懑不平:“工作期间,张某不听从指挥,我最多再给他3000元。”

5月16日,特邀调解员再次联系双方当事人时,听到“我这会儿正好在家。”“晚上发车,现在在鹿泉。”得知二人此时都在鹿泉,便当即将二人约至工作站,“见缝插针”开展调解工作。

“张某给我开车时经常不听从安排,有一次让他去北京,他不去,还有一次让他去山东章丘,他自己去了济南……”“记得有一次在运输途中出了车险,没跟我打招呼就走了保险,导致第二年车险费涨价。”董某细数着张某在工作中造成的相关损失。

“不按你的安排,还不是因为……”张某对董某的抱怨,也桩桩件件给出自己的理由。

两位调解员一边为双方当事人添加茶水,一边引导两位畅所欲言。待二人当面把话“酣畅淋漓”说开、说痛快后,两位特邀调解员开始了调解工作独特的“心理揉摁法”,他们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给双方释法明理,反复做工作。最终,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董某当场一次性给付张某转账7000元。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治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06-04 特邀调解员“见缝插针”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72826.html 1 两小时化解拉锯近两年的纠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