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韩佩晴 赵增强)11月4 日,邢台市信都区人民法院利用网上调解的方式,成功化解一起涉千里之外的买卖合同纠纷。
原告大毛(化名)在信都区经营着一家毛皮加工店,与被告老回(化名)是多年合作伙伴。2023年11月11日,被告从原告处购买了一万元的牛皮到甘肃,因经济困难暂未支付货款,向原告出具了欠条。还款期限届满后,被告仅支付5000元,剩余5000元货款迟迟未付。原告多次催要无果后,将被告起诉至邢台市信都区人民法院。
案情看似简单,法官却在审理过程中遇到难题。被告是甘肃省人,现在在西藏打工。面对这起当事人远在千里的案件,办案法官深入了解案情后,没有选择传统的诉讼路径,而是运用互联网庭审平台审理此案。
为保障网络庭审的顺利进行,办案人员以电话和微信发送操作流程视频等方式手把手教学,一步步引导远在西藏的被告使用“冀法互联网庭审”微信小程序参与线上庭审,帮助当事人顺利完成在线身份信息核实、查看证据等程序。与此同时,办案人员结合情理与法理,耐心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立场,逐步缩小分歧,寻找共识点。最终,在办案人员耐心劝导下,双方达成被告在2024年11月29日前一次性付清原告货款5000元的调解协议,并“云签”了调解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