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陆嫚)近日,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通过持续74小时的千里执行,圆满化解涉及12名农民工工资的系列案件,获得了12名申请人的点赞与感谢。
张某等12名申请人与石家庄某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一案,法院经审理作出判决,石家庄某某公司给付张某等12人工资共计23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张某等人来到法院,告诉法官“老板找不到了,只剩下一点设备”,于是申请强制执行。
面对这个情况,执行局干警紧锣密鼓对被执行公司设备采取处置措施。法院对设备进行评估、拍卖等程序,受市场行情影响,涉案设备二拍仍流拍。申请人接受以物抵债,后又因以物抵债损失太大而放弃以物抵债,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王某在正定”“听说他回南方老家了”“有别的老板说他最近又回河北了”……经过一通通电话沟通、一条条线索甄别和信息筛选,执行局干警最终认定王某回江苏老家的可能性最大。近日,4名干警驱车15小时赶到江苏,第二天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对被执行人王某所在的村庄进行摸排蹲守,最终锁定其在某物流公司上班。第三天上午,在当地法院配合下,法院干警成功找到被执行人王某。
王某见是藁城法院法官,态度明确地表示:“我做生意失败了,现在拉货挣钱,实在是没钱,明年才能按月还两三千,就是拘我、判我也是这样。”
通过交谈,执行局干警抓住王某愿意听从传唤的契机,问其要不要与申请人谈谈。对方称愿意跟随法官回来谈谈。于是,王某跟随法院干警回到藁城。
回到藁城后,执行干警趁热打铁,连夜组织申请人与王某沟通。执行干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王某从最初的只说“没钱”到同意每个月还4000元,再到最后,答应重新将设备议价、先给付2万元。至此,12名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王某达成和解协议,该系列案件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