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赵春磊)近日,怀安县人民法院通过“三不到庭”工作法,成功化解一起时间跨度7年、涉80岁老人的民间借贷纠纷,让老人足不出户拿到欠款及利息,极大地减轻了老人的诉累。
原告樊某与被告辛某、翁某(两被告系夫妻关系)系同村村民。2017年,两被告因急需用钱向原告借款3万元,并口头约定利息。出于信任,双方并未签写借条。约定借款期限届满后,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欠款,被告以各种理由推脱。原告无奈下,诉至怀安县法院怀安城法庭。
受理案件后,庭长刘玉川考虑到原告居住于距离法庭45公里外的农村,且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于是主动与原、被告进行沟通联系,力求做到“法官多跑腿、群众少走路”,以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然而线上送达无果,怀安城法庭审判团队前往被告户籍地村庄展开调查,在村干部的协助下,成功寻找到了被告的父亲。安抚老人后,刘庭长耐心地向老人说明了案件的情况,解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老人一开始表现出抵触情绪,但刘玉川始终保持着温和亲切的态度,认真倾听老人的顾虑,并一一给予回应和解释。老人态度逐渐缓和,最终提供了被告的联系方式,并表示愿意向被告夫妻转达法庭的意见。最终,被告主动联系刘庭长,归还了本金3万元,并支付利息。
考虑到原告年迈行走不便,刘庭长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将案款送到原告家。当法官把钱交到原告手中这一刻,老人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