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5年03月07日
第03版:“三八”节特别策划

戒毒所里的“女管家”

图为张宇晶正在给学生展示仿真毒品模型。

□ 本报记者 于海宁

她是一位“90后”干警,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已在强制隔离戒毒这个特殊的战场上默默耕耘了八年;在机要保密、文件处理、档案管理、禁戒毒宣传等多项工作中,她主动作为,用青春书写着新时代戒毒警察的别样担当。她,就是河北省行政戒毒系统禁毒宣传“个十百千万”活动先进个人、沧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三级警长张宇晶,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戒毒所里的“女管家”。

办公室里的“联络员”

走进张宇晶的办公室,记者发现她办公桌上摆放着的文件,都被分类整理得井井有条。“文件管理这项工作是单位运转的重要保障,也是信息安全的坚实防线,虽然枯燥但却极其重要。文件的接收、登记、流转,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谨细致,容不得半点马虎。”张宇晶说。

为确保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张宇晶每天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文件收发系统,及时收取上级部门发来的各类文件。收到文件后,张宇晶迅速进行分类、登记,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传阅。在文件传阅过程中,她认真做好记录,及时跟踪文件的去向,确保每份文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对于紧急文件,她更是时刻关注,确保文件能够在第一时间送达相关部门和领导手中,为工作的高效开展及决策提供有力指导。多年来,经她手的重要文件从未出现过任何泄密或丢失的情况,为戒毒所的安全稳定运行筑牢了信息安全屏障。

档案室里的“活向导”

“宇晶,帮我找找那份2024年的禁毒宣传工作文件。”日前,两位同事走进档案室,对张宇晶说。

“就是这份。”同事的话音刚落,张宇晶就径直走到一处档案柜前,迅速拿出一份资料递了过去。

张宇晶接手档案工作后,面对堆积如山的档案资料,她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档案进行全面梳理、分类、编号,并建立了详细的电子档案目录,实现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整理规范后查找文件也就方便多了,以后工作起来既省时又省力。”张宇晶笑着说。

对此,沧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政委王玉林夸赞道,张宇晶确实把档案工作做到了细致入微,无论是日常工作查阅,还是应对上级检查,她都能迅速准确地提供所需档案资料,为戒毒所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墙外的“摆渡人”

“提起毒品,大多数人想到的还是海洛因、大麻等传统包装方式,但实际上,新型毒品早已乔装打扮,穿上了‘零食’‘饮料’等外衣,悄悄潜入大众视野,让人防不胜防。”“长期吸食毒品,会严重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注意力下降,学习成绩大幅下滑,还可能引发心脏、肝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除了日常工作外,张宇晶还积极投身于所内外禁戒毒宣传工作。

在所内,张宇晶承担着戒毒人员课堂化教学的重任。“戒毒人员不仅要摆脱身体上对毒品的依赖,更要重塑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张宇晶说。在课堂上,她通过讲述真实案例,剖析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引导戒毒人员反思自己的行为,激发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做人的决心。

在所外,张宇晶尤其关注广大青少年的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他们的识毒、禁毒意识至关重要。”张宇晶说。这些年来,她被沧州多所学校聘请为“护航员”“护苗员”,经常深入到学生们中间,为大家宣讲毒品的种类及危害,警示他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为了让宣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张宇晶运用案例分析、视频展示、互动问答等方式,将原本枯燥的禁毒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禁毒知识的积极性。

此外,张宇晶还肩负着融合办公和戒毒指导站工作,经常深入各个指导站与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进行谈心谈话、心理咨询、医疗帮扶等。其间,她耐心倾听这些人员的心声,了解他们在戒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心理压力,给予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建议。在她的努力下,新华区康复指导站在2024年成绩突出,被省司法厅评为优秀示范站。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5 河北法治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5-03-07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83600.html 1 戒毒所里的“女管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