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丽丽
因工作需要,我有幸见证了一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检察官”温可红接受媒体采访的过程。旁观的我,不仅目睹了一场专业与温情的交流,更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悟。
采访在一间简洁的会议室里进行。温可红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来,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采访正式开始,记者抛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高”“难”:从最初入检的初心是什么,到如何在日常高强度办案中保持工作热忱;从如何面对疑难案件中的法律争议与社会压力,到如何突破传统司法观念撬动沉睡的法条;从如何高质效办理案件到如何做法治进步的引领者……作为同事,我们眼里的温可红是平凡而又忙碌的,专业而不张扬。面对媒体的提问,她总是微笑着作答,条理清晰,言语间尽显专业从容。
作为电影《第二十条》故事原型之一的“董明刚正当防卫案”的主办检察官,那些惊心动魄的办案经历,从她口中娓娓道来,紧张中又带着几分云淡风轻。听到揪心之处,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记者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上身微微前倾,胸腔微微起伏,眉头紧紧锁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眼神儿中满是关切与共情,似乎自己也置身于讲述者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从这个真实“故事”中,我深切感受到检察官与普通人之间角色的微妙交融。作为普通人的她,身材瘦弱,肩膀单薄,有着和大家一样的喜怒哀乐、儿女情长,感性而温柔,也有着害怕、纠结、动摇、迷茫。她叙述的那些案情,那些当事人失控的情绪,犹如生动的画面慢慢展现在我们面前……当事人满怀绝望但又不放弃希望,期许她主持正义的那一刻,她的身份瞬间被赋予了更为厚重的意义——社会正义的化身。此时,她的眼神儿中透露出坚定与不容置疑的力量,那是一种使命感的升华。她深知,自己手中紧握的不只是案件的走向,更是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内心期许。
听到这里,我深受触动。每一步的跨越,皆为磨砺所赋予的坚毅力量。她的坚守让我明白,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疑惑,会有压力,会经受内心的波涛汹涌。但真正的勇者,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依然选择紧握法律的利剑,披荆斩棘。因为她坚信,法律的天平绝不能因为情感或外界压力而倾斜,公平正义是她唯一的指引。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采访过程中,我就像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满怀新奇与敬意,注视着这场深度访谈,记者挖掘出的每一个动人故事,捕捉到的每一个闪耀瞬间,都使检徽熠熠发光。
从那一刻起,我眼中充满对宣传这份职业魅力的赞叹。我告诉自己,我不会再只做旁观者,我要带着这份深刻感悟,以笔为刃、以镜头为眼,用文字勾勒榜样轮廓,用镜头定格温暖瞬间,把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激励人心的力量传递出去。未来,我也会成为那独特的风景,在检察宣传之路上,踏出属于自己的坚实步伐。
采访结束,我和温可红一起将记者朋友送出大门。阳光下,温可红那消瘦的身影,温暖而又飒爽。
(作者单位:邢台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