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冯鲲鹏 刘彬)3月24日,易县人民法院成功执行和解一起时间跨度近6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终本”并非“终止”,正义绝不会缺席。
李某诉赵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易县法院经审理作出判决后,因赵某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还款义务,李某遂于2019年5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迅速行动,对赵某名下财产进行查询,发现其银行账户空空如也,也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执行法官多次致电赵某,电话传来的只有冰冷的忙音;前往其家中,大门紧锁,无人应答。在多方打听无果,且李某也无法提供更多线索的情况下,这起执行案件因无财产可供执行,不得不进入“终本”程序。
然而,“终本”并不意味着法院对案件的放弃。此后的5年多时间里,尽管原执行法官因岗位调整离开,先后又有2名执行法官接过这根“接力棒”,但他们心中的信念从未改变。每一位新接手的法官,都会重新梳理案件材料,一次次进行财产查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无数次拨打赵某的电话,即便常常是石沉大海;多次前往赵某可能出现的地方寻找,哪怕每一次都无功而返。他们用坚持和执着,默默守护着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胜诉权益。
时间来到2025年3月24日,转机终于出现。这天,李某偶然得知赵某即将前往某处餐厅与人会餐,便立即致电执行法官。执行法官接到消息后,不敢有丝毫懈怠,一边详细询问具体情况,一边迅速召集法警、书记员组成执行小组,火速驱车前往该餐厅。
当赵某看到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执行法官和李某时,脸上瞬间写满了惊讶与惶恐,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以为你们都放弃了呢!”在法律的威严震慑和执行法官耐心细致的劝导下,赵某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他主动表示马上联系家人,先凑些钱偿还一部分欠款,剩余款项希望能够分期偿还,并诚恳地请求暂时不要对他采取拘留措施。李某念及赵某主动还款的态度,也表示只要赵某不再逃避,愿意给予他一定的宽限时间。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赵某当场支付了7万元欠款,双方就剩余部分签订了分期付款协议。至此,这场持续长达6年的执行纠纷终于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