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梁燕 郭腾旭)“法官,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办呢!”张某感激地说道。3月24日,赤城县人民法院法官奔赴北京,成功调解了一起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离婚协议,从“积怨在心”到“各自安好”。
张某因与李某感情破裂,遂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希望结束与李某的婚姻关系。承办法官在多次尝试联系李某均无果后,来到其户籍所在地,经过多方询问并未发现其下落,案件陷入僵局。
为了尽快解决纠纷,减轻当事人的诉累,承办法官耐心引导原告回忆与被告相关的线索。当原告回忆起被告现住址后,承办法官不辞辛苦远赴北京,找到被告现住址所在地,但发现其并未在家中。得知被告李某由于工作忙碌,常常加班至深夜,法官一行人在被告居住地附近耐心守候。
当日深夜11时,被告在小区单元门口看到法官时十分震惊。顾不上一路的舟车劳顿和困意,承办法官赶忙上前表明来意,向李某送达应诉材料。起初,被告李某的态度非常抗拒,法官语重心长地劝道:“咱们坐下来好好聊聊,这事儿拖下去对谁都不好,调解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李某沉默片刻,最终被法官的真诚打动,同意坐下来调解。
承办法官在深夜的街头耐心地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双方的态度逐渐缓和,从激烈争吵变成了冷静交流。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离婚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