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4日
第08版:警营·文化

□ 郭强

家是真实的来路,也是温暖的归途。每次回老家,带去的是可见的,带回的却是亲情和回忆。

母亲年过八旬,身体还算硬朗。我多次劝她来城里居住,但她一直舍不得离开老家。知道我工作忙,怕给我添麻烦,平时一打电话就说你忙工作要紧,我身体挺好的,这星期不用回来了……

每次回家,母亲都随季节变化,让我带回新鲜蔬菜、野菜和自己腌制的各种咸菜……而且每次都提前去买她熟悉的一个农户家的“笨鸡蛋”,叮嘱我带给她的重外孙。这次在石家庄工作的女儿回家,提起奶奶捎来的鸡蛋,直说确实比超市里买的好,两个外孙也都嚷嚷着喜欢吃。我听了很有感慨,虽然路途很远,隔着两代人,但那种血脉相连、隔辈亲情、关心爱护是永远隔不断的,也连接着母亲与重外孙的感情。

每逢春节,更是觉得回家比什么都重要。前几年,在院里盘了个锅台,年三十的中午都是由我下厨做“大锅菜”,这也是家人最喜欢的一道“大菜”,今年也一样。回家后,一番忙里忙外,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大锅菜就上桌了。老母亲特别高兴,也喝了两小杯白酒。一家人有说有笑,边吃边聊,忆物质匮乏时期的不易,叹岁月匆匆,一晃就是一年,知足温暖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虽然职业不同,阅历不同,但对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同的。平时虽不经常见面,但彼此都珍惜亲情,守望相助。

饭后,我和外甥、侄子挂灯笼、贴春联。一会儿工夫,大门、窗户、迎门壁上,贴满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瞬间新年气氛浓浓,欢乐溢满庭院,让人感受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场景,万象更新的一年到来了。

除夕夜,我和母亲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长里短和那些年的人和事。今年母亲状态好,没有一丝倦意。往年特别是父亲刚去世的那几年,母亲都是十点多就睡下了。一年里,我只有过年这几天,才是真正收心在家,那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时日都无法比拟的,也是春节回家最大的意义。在节奏飞快的时代,在举家欢聚的除夕夜,让散乱、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沉静下来,找回自己内心最本真的生活状态,踏实而温暖。真希望这样的时光长久一点、再长久一点。

父亲和母亲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工人,困难时期挨过饿,知道粮食的宝贵;工资不高,知道节俭过日子,他们一生践行着勤俭善良、好人有好报这些朴素的道理,总是尽可能多做好事,不做对不起人的事。那么多的人生风雨和生活磨砺,教会了他们乐观、知足地面对生活。退休后,依然安贫乐道,简素而行,忙里忙外,尽量不给孩子们添麻烦。

父母从未恨铁不成钢,从未要求孩子们成为这“长”那“长”、这“家”那“家”,基本上是无为而治的养育方式。父亲在世时对我嘱咐最多的就是做政法工作第一位的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考虑问题要全面,凡事要沉住气,多听大家伙儿的意见。对刚参加工作或结婚成家的孙辈们,也是反复叮嘱,要努力工作,遵守纪律。要孝敬父母,好好过日子……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激励和鞭策我们这么多年一路走来,踏实做事,奋力前行。今年春节,母亲时不时地就会问到我和孩子们的身体和工作情况。我知道,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健康平安、工作顺利、生活顺心。无论孩子们走多远,不变的是母亲对每一个孩子在心里深深的牵挂。

孩子们长大后,相继参加工作、结婚成家,回家的机会少了很多,这两年,因为疫情,和孩子们见面更少了,母亲学会了使用手机微信发语音和视频通话,和儿孙们保持着经常联系。作为儿孙,知道长辈养儿育女的辛苦和不易,更是常怀感恩之心,唯愿用自己的付出让她更放心、更舒畅地生活。

回家,深深地感受到的是温暖、依赖和前行的动力,是在外工作生活的心气与底气,也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作者单位:衡水市公安局)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2 河北法制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2-05-24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41033.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