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鑫
这次回老家,无意之中,我在茶几的抽屉里翻出一小沓粮票,有几张是全国粮票,有几张是地方粮票。母亲兴奋地说:“这可是好东西,是有收藏价值的。”这些粮票在抽屉里放了很久很久,但依然看着亲切,思绪也情不自禁地回到了童年。
那时候,国家物资供应紧缺,买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买布匹,要布票;买针线,要线票;买点心、麻花、饼子、面包之类的吃的,必须要有粮票。我读中学在校吃饭也要交粮票。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每当感冒发烧时,什么都吃不下,母亲就从供销社买些点心来,哄我吃,还心疼地说:“不吃不喝,病是好不了的。”为此,母亲也总是小心翼翼地在家里攒着粮票,任何人不能动,我生病时才拿出来给我买好吃的。
每次母亲买点心,都不多买,一次半斤,半斤点心三两粮票。那时候粮票都是定量供应,平时粮食不够,根本没余粮兑换粮票。记得有一年,邻居家娶媳妇买新衣没有布票,当时我正生病,母亲用三丈六尺布票和邻居换了三十斤粮票,买了些点心,还富裕了不少。
正因为粮票金贵,我读高中时,还特意积攒了一些。那时候的粮票分省内粮票和全国粮票。全国粮票全国通用,省内粮票是本省内使用的。那是1988年前后,我们在学校吃食堂可以用粮食到指定粮库兑换成本校内流通的“粮票”,也可以直接使用省内粮票和全国粮票。母亲怕我吃不饱,总是想尽办法把节省下来的粮票塞到我手里。我也知道母亲不易,省吃俭用,竟也攒下了几十斤全国粮票,交给了母亲。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凭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积攒的粮票,成了“废物”,闲置在抽屉拐角,根本无人问津。不过,母亲说的对,这些闲置的粮票,是宝贝。
仔细想来,打开尘封的记忆,慢慢追思往昔的岁月,更倍感新时代的幸福。
(作者单位:怀安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