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第03版:法案

以高息为饵骗取千万余元 非法集资人被判刑

河北法治报讯 (朱璇)明明没有经济能力,却成立“空壳公司”,以高利息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及亲友宣传,使大多数人在“无本生利”“用小钱赚大钱”的利益驱使下被洗脑,落入金融陷阱。近日,武安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被告人申某利用27名被害人的投机心理,让被害人“到付”“空包”,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被告人申某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册、口头介绍等方式,向不特定人群公开宣传某俱乐部投资平台,并设立工作室,在未取得有关部门依法许可情况下,以投资获取高额利息为诱饵,向不特定人群非法吸收款项高达千万余元。

2023年8月19日,武安市公安局以申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向武安市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该院受理案件后,承办检察官第一时间对卷内证据进行审查,对申某进行讯问,审查后认定申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023年11月18日,该院向武安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近日,武安市法院经审理认为申某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并依法对申某作出如上判决。申某接受判决结果,未提起上诉。

检察官提醒:

不法分子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区块链”、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给投资人描绘一幅创收蓝图。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先施以小利,通过返点、分红,让参与人初尝“甜头”,使其放松警惕,深信不疑,然后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还动员亲友加入。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非法集资人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一夜暴富是陷阱,请大家时刻保持警惕,拒绝高额回报的引诱,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治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治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04-19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70623.html 1 以高息为饵骗取千万余元 非法集资人被判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