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第08版:警营·文化

端午情缘

(配图为AI生成)

□ 李永辉

万物竞生长,南风草木香,夏意渐浓时,一年又端阳。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五月节、菖蒲节、浴兰节、解粽节、女儿节……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里雅称最多的节日。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沉淀着人们对亲情的浓浓牵挂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凝结着中国人辈辈相传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求吉、纳祥和避邪是汉民族传统节日的基本主题,惟有端午节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中华儿女自古就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风骨。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早期,先后耸峙着两座高峰:一座是“诗经”,另一座便是“楚辞”,其所孕育和影响着的,也不只是独树一帜的中国古诗艺术,而是整个华夏民族的精神及其风貌。如果说《诗经》是集体欢歌,那么,屈原则是“楚辞”的专辑首唱。一个诗人,每一年有专门的一天让全民族的人来纪念他,这是诗人至高无上的荣誉。

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在岁月的长河里,给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淘洗出了专属的美食。在端午节的餐桌上,粽子的主角地位始终无法撼动。屈原自沉汨罗后,沿江百姓舍不得忠良就此含恨死去,纷纷自发划船追赶寻找营救,为了保屈原遗体不被鱼虾所食,家家户户都把装着米的竹筒投入江中。由此产生了每年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来纪念屈原的习俗。吃粽子睹物思贤,赛龙舟寓教于乐,鼓舞我们劈波斩浪激流勇进。

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那时,日子很慢,一个问候,要等上好多天。我们的先民出于对自然的感恩、对生命的崇拜、对未知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借助风物沉淀习俗,辛苦劳作之余,在节日里欢聚畅饮,把酒话桑麻。正是因为有了习俗各异的节日的点缀,老百姓的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蒲、饮雄黄、佩香囊、缠朱索、绣五毒等作为端午特色,凝聚着先辈对于自然认知的智慧,包含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寄托着华夏儿女敬仰先贤、思念亲人、抚慰乡愁,祈求生活平安和顺、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端午,中国人最有代表性的节日之一。它历史悠久,节俗内容丰富。端午情缘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中国文化的醒目标签,是中国人共同精神世界里不灭的记忆与牵绊。在历代文人眼里,端午是“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的体验传承;在现代吃货嘴里,端午是“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的诱人清香;在海外游子心里,端午是“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的故园牵挂。青年的端午,过的是乡愁,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遗憾;中年的端午,过的是责任,浮云富贵非公愿,只愿公身健;老年的端午,过的是团聚,落地生根,不舍不弃,是采菊东篱下的闲适。

立山而端,端庄正直,犹如泰山一般;立杆为影,影随形动,正午合二为一;行端,念正,方为端午。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hbfzb.com copyright © 2009-2024 河北法治报社 全媒体发展中心
冀ICP备17032488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3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22号

2024-06-04 1 1 河北法制报 content_72860.html 1 端午情缘 /enpproperty-->